您现在的位置:必德物流招标网 > 莞深快轨串起两城中心区 计划延伸至前海 > 正文
莞深快轨串起两城中心区 计划延伸至前海
日期:2014-04-15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龚萍
摘要: 莞深快轨首次出现在莞深惠交通一体化的蓝图中。区别于其他在建和规划的城际轨道,比如莞惠城轨、穗莞深城轨等,莞深快轨算得上首个真正意义上串起两市中心区的城际轨道。

    (2014年4月)热闻快读:莞深惠交通一体化步伐正在加快。在交通部门透露的一体化蓝图中,首次提到要在莞深之间新建莞深快轨。东莞市交通运输局规划科科长彭康怀昨日透露,这条快轨将成为首条联通东莞深圳两市中心区的轨道交通。对于一类综合客运枢纽的规划,除了4月14日媒体报道的虎门枢纽外,东莞总共规划了东莞站、虎门火车站、东莞东站、东莞望洪站和东莞市汽车客运站5座综合客运枢纽。

  莞深快轨计划延伸至前海

  莞深快轨首次出现在莞深惠交通一体化的蓝图中。区别于其他在建和规划的城际轨道,比如莞惠城轨、穗莞深城轨等,莞深快轨算得上首个真正意义上串起两市中心区的城际轨道。“在建的穗莞深城际轨道,虽然也联通了莞深两地,但毕竟是拐了个弯,没有直接串起市中心区。”彭康怀说,出于这一考虑,三市提出在两市中心区之间建设一条快速轨道。

  按照《深莞惠交通运输一体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莞深快轨将从莞城出发,自万江、松山湖,一直到公明、石岩,计划延伸至前海。而这一设想,正好暗合了部分莞深往来人员的需求。

  “我2010年就被公司派驻到东莞基地。深圳总部的同事都不大愿意被派到东莞来。松山湖很多跟我一样的外派人员,都指望深莞一体化继续加强。”周峰是深圳某大型企业派驻东莞松山湖的技术人才,经常往返深圳和东莞,对莞深快轨的规划拍手称好。

  周峰认为:“东莞的运输中心都不在市区,几条线路也只是掠过市区,其他地方的人很难通过便捷的轨道交通到达市中心,市中心没有在交通上起到中心地位。”

  虎门客运枢纽选址白沙高铁站

  虎门一类综合客运枢纽的规划,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企业主余望军对虎门枢纽的规划表示看好。余望军在东莞和惠州分别有一家公司,经常需要往返三市,他认为,虎门高铁站周边的配套设施应该进一步提升。“很多外地商务人士都通过高铁站来到东莞认识东莞,应该把虎门站当成一个品牌形象来打造。”

  《规划》提出,莞深惠三地要构建15-30-60分钟的区域综合客运枢纽服务圈,其中虎门将发展为一类综合客运枢纽。什么是“15-30-60分钟服务圈”呢?成为综合客运枢纽后,在莞深惠三地核心区域之间,经过至多2次换乘,60分钟内就可抵达虎门枢纽,东莞乘客通过公共交通方式,30分钟内就可抵达。在虎门枢纽站周边1000米核心范围内的乘客,通过衔接设施和慢行系统,不超过15分钟就可抵达。

  彭康怀称,虎门客运枢纽选址白沙高铁站。东莞规划的综合客运枢纽不止虎门一个,还规划了4座综合客运枢纽,分别为:东莞站、东莞东站、东莞望洪站和东莞市汽车客运站。

  [“交通一体化”大家谈]

  嘉宾

  彭康怀东莞市交通运输局规划科科长余望军东莞卡威奥精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老板周峰深圳某大型企业派驻东莞松山湖的技术人才

  综合客运枢纽市中心和水乡片不该缺席

  记者:出于什么考虑,选取虎门作为东莞的一类综合客运枢纽,您认为是否适合在这里建设综合枢纽?是否还建议在东莞的其他地方设立客运枢纽?

  周峰:选定虎门作为东莞未来的综合客运枢纽,从规划上来看,虎门到珠海、深圳和南沙都很近,处于中心地带,也有轻轨、高铁等轨道,应该是有这个客运需要的。但东莞的运输中心都不在市区,其他地方的人都很难通过便捷的轨道交通到达市中心,这对于市中心的地位和影响是否会存在分散作用?像我们这样的外派人员,最关心的还是市中心以及松山湖与莞惠连接的便利性。

  余望军:从城市规划的角度看,轨道枢纽不适合放到市区,放虎门有几个好处,既是商贸中心,到深圳和惠州也不远,地理位置不错,又有高铁站。不过,水乡片的交通,政府照顾得不是很好,比如中堂新塘万江,感觉那边的出行不是很方便。我在东莞的房子就买在万江,希望枢纽的规划也能多考虑考虑水乡片。

  彭康怀:虎门综合枢纽,规划建在白沙高铁站。主要是因为几条轨道交通都在那里交会,包括东莞轨道交通R2线、广深港高铁和穗莞深城际轨道。这几条轨道都是陆续建成,而且基本上都会在2020年之前投入使用。

  新建轨道高速也要做好路网衔接

  记者:此次《规划》提出要建的城际轨道,涉及东莞的包括穗莞深城际轨道、莞深快轨、中南虎-虎龙城际轨道三条城际轨道线,以及东莞、广州、佛山之间的佛莞-莞惠城际轨道。其中,莞深快轨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按照规划,莞深快轨将串起两市中心区,怎么看待新建轨道等对交通路网的辐射作用?

  彭康怀:莞深快轨的规划,主要是考虑到,能不能在莞深两个中心区之间增加一个快速轨道直接联系起来,这样今后就不用再转乘。目前只是市之间提意向性的东西,以后还要逐步做专项规划进行报批。现在看到的规划图上的轨道走向,也只是示意性的,具体经过哪些镇街,控制点是有的,只不过具体哪个位置哪个站点没有确定。

  余望军:东莞是制造业大市,现在也有很多松山湖企业跑到深圳前海去挂牌,这条莞深快轨可以从松山湖直接连到前海,可以说不仅仅是道路的提速,也给企业节约了很多时间成本。但是,新建的交通设施还要注意做好路网衔接。我现在最怕的是跑广深,太堵了。但是跑了一次广深沿江后发现,那边虽然车少,但上下高速不方便,要跑到洪梅,过一段很烂的路,很不方便,我宁愿在广深上塞两个小时。

  周峰:莞深快轨对于我们外派人员往返深莞两地来说,也多了一个渠道。就是不知道届时的城轨是否和延伸到前海的地铁11号线对接,从而与深圳的地铁网络连上?如果能够全部连接上的话,选择坐城轨往返是更安全和便利的。不过话说回来,也需要松山湖的公交网络跟上建设水平,许多厂区都散落在园区各地,去搭乘城轨的途中也要足够方便。

  三市一体化要走的路还很长

  南都:莞深惠一体化提出已有多年,你们认为交通一体化变化明显吗?提出规划后对三市一体化有什么好处?

  周峰:说实在的,深莞惠一体化提了这么久,路确实建了很多,往来也更方便了。但这种“一体”的感觉还不明显。我觉得应该缺的是软件上的,三城的交流和互相认可,怎么样让人觉得三城同一,没有隔阂。最突出的一点,什么时候领导允许我们早上开车来松山湖上班,晚上回深圳,而不是把松山湖当成外派驻地,工作日回深圳不属于“擅自离岗”,那么这个深莞惠一体化就真的深入人心了。

  彭康怀:路网新增的不是特别多,主要是对道路的连接或者有一些升级改造。跨市公交总体效果还可以,但有些地方还是不尽如人意。这跟各地发展程度不一有关。比如莞深交界处,很多深圳人在东莞边界买房,对跨市公交的需求自然大。莞惠之间的跨市公交发展就没那么好了。规划对三市未来交通设施的建设有很大指导意义。原先三个市是各做各的,现在协调起来逐个项目谈,最起码不会出现同一条道路,这个市说要建,那个市又不想建的情况了。规划敲定后,这些项目都会落地到各市的总规中,可以预留以后的建设条件。

  水乡片的交通,政府照顾得不是很好,比如中堂新塘万江,感觉那边的出行不是很方便。我在东莞的房子就买在万江,希望枢纽的规划也能多考虑考虑水乡片。

  ———东莞卡威奥精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老板余望军